在強權之間 種一畝自己的田
- Piny Chen

- 13分钟前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我常常在想:如果我什麼都不知道,我不知道什麼該害怕,那麼我不會害怕。但當你越清楚現實,越知道敵我的強弱懸殊,你就越會害怕。
今天看到郭正亮在【觀點|亮劍台灣】EP145中評論川普倡議G2,直言「棄台獨成定局」,我讓 Copilot 幫我整理內容,分析如下:
---
🌏 G2是什麼?一種大國共治的格局
G2 (Group of Two) 是美國與中國之間建立直接對話與合作機制的構想。
川普是在2025年10月30日提出「G2即將召開」的說法。他在前往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前夕,於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發文,首次公開使用「G2」一詞,引發全球關注。這象徵美國可能承認中國為全球共治夥伴,並在某些議題上選擇「雙邊協商」而非「多邊共識」。
郭正亮指出,這是川普對中國釋出的重大善意,也意味著台灣可能被排除在美中核心協商之外。
他更強調:中美為了避免開戰,台獨將被美國徹底拋棄,台獨在國際上已經完全沒有空間。這不只是戰略調整,更是現實主義的妥協。
---
🧭 G2對台灣的潛在影響
1. 地緣安全的邊緣化
美國若與中國建立G2機制,台灣的軍事與外交支持可能不再是優先考量,安全保障出現裂縫。
2. 經濟依賴的脆弱性
台灣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與美國技術,若兩強合作深化,供應鏈可能重組,台灣企業面臨重新定位的壓力。
3. 國際話語權的收縮
G2可能削弱多邊機制的影響力,而這些正是台灣爭取參與的主要平台。台灣的聲音可能更難被聽見。
4. 台獨論述的全面退場
在中美避免衝突的前提下,台獨已不再是美國可以接受的選項。這不只是政策轉向,更是國際現實的冷酷宣判。
---
🪴 今天的台灣,我們該怎麼辦?
我們這一代人,必須認清真正的國際現況。不必再隨綠色媒體起舞,不必被情緒操控,而是要培養自己的國際觀,冷靜地看清現實。
面對一個無能且貪婪的政府,只是一味欺瞞老百姓,完全沒有為我們的未來認真擘劃,讓人對前景感到深深的悲觀。
那麼,我們該怎麼辦?
對於已經進入遲暮之年的我們,我想,能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份內,認真過好每一天。照顧家人、維持生活的尊嚴與秩序,這就是我們的責任,也是我們的田。
可是,我們的下一代呢?那些還在青春年華、還在築夢的年輕人,他們該怎麼辦?
他們需要的不只是希望,而是方向;不只是激情,而是判斷。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力——能夠走出台灣,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活得下去的能力。
他們需要我們留下的,不是空洞的口號,而是一畝可以繼續耕耘的田:制度的田、文化的田、家庭的田。
我們或許無法改變世界的格局,但我們可以種下種子,讓他們在未來的風暴中,有機會找到自己的根,活出自己的光。
---
🌿 一畝田,一個家
窗外的風很大,但屋裡很靜。我想,這就是我們的田——不是地理上的疆界,而是心裡的安穩。當世界談論G2、談論大國博弈,我們可以選擇靜靜地耕耘自己的土地。
這畝田,或許不大,但它是我們的。它是台灣的心法,是我們在風暴中不被吹走的根。
---
文字由Copilot協助完成。


